1、让人骗多少钱达到立案标准判刑
让人骗金额达到3000元以上即可立案。当个人或单位遭受诈骗,且损失金额超越3000元时,公安机关将依法对此类案件进行立案处置,并根据诈骗的具体数额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相应的处罚。
1.对于诈骗罪的刑罚,国内《刑法》第二百六十六条有着明确的规定。依据该法条,诈骗公私财物,数额较大的,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
2.若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紧急情节的,将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
3.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紧急情节的,将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
因此,让人骗金额不只决定了案件能否立案,还直接影响着犯罪嫌疑人的刑罚轻重。
2、诈骗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
法律快车提醒,诈骗罪的认定主要依据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和客观行为。具体来讲,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:
1.行为人是不是有非法占有些目的。这是区别诈骗罪与借贷纠纷、代人购物拖欠货款等行为的重点。如行为人刚开始就没还款的意图,而是编造谎话或隐瞒真相以骗取财物,那样其行为就可能构成诈骗罪。
2.行为人的客观行为是不是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。这包含行为人是不是采取了虚构事实、隐瞒真相的诈骗办法,与是不是因此骗取了他们财物。
还应该注意诈骗罪与其他类似行为的界限,如与筹资办企业因亏损躲债的界限等。这类界限的划分能够帮助准确认定诈骗罪,防止将它他合法行为或民事纠纷误判为刑事犯罪。
3、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有什么区别
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不同:
1.侵犯的客体不同。一般诈骗罪侵犯的是公私财产所有权,是侵犯财产犯罪;而合同诈骗罪不只侵有公私财产所有权,还侵有国家的合同监管规范,是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。
2.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。合同诈骗罪的行为需要与合同有关,即发生在签订、履行合同的过程中;而一般诈骗罪则没这种特殊限制。
3.犯罪主体不同。一般诈骗罪的主体是自然人,单位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;而合同诈骗罪的主体既能够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。
4.认定两罪的数额标准不同。通常来讲,合同诈骗罪的数额较大、巨大和特别巨大的规范要高于一般诈骗罪。这类不同能够帮助司法机关准确区别两种犯罪,确保法律的正确适用。